galaxy银河官网入口平台(中国)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行业新闻

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来源:GALAXY银河娱乐场编辑:ADMIN日期:2017-03-01 09:34:51本文浏览量:

                                                      发表时间:2017年02月27日  来源:宁波日报
中国共产党宁波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24日上午开幕。唐一军代表中共宁波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作了题为《勇立潮头勇争一流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而奋斗》的报告。
  你我生活的宁波未来将变成什么样子?32页的报告给出了答案,即大力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的“六化协同”战略,加快建设国际港口名城,努力打造东方文明之都,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这份鼓舞人心、提神振气的报告多次赢得现场掌声。

奋斗目标

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

报告指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宁波发展的奋斗目标。而确定这一奋斗目标,是市委着眼发展全局、深入调研思考、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谋划研究后慎重作出的战略决策。

报告分析,研判世情、国情、省情、市情,精准确立宁波发展基点方位,有助于我们明确前进的方向。展望全国、放眼全省再到审视宁波,宁波应该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实施机遇,应该在建设“浙江的今天”中作出更大贡献,提供更多的宁波元素、宁波经验、宁波实践。

而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的奋斗目标,正是贯彻国家战略的重要之举,聚焦浙江方位的题中之义,实现宁波跨越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顺应宁波人民期待的郑重之诺。

报告指出,确立这个目标,既要振奋人心、鼓舞斗志,又要切合市情、切实可行。这是一个需要我们放手一搏才能完成的任务,是需要我们奋力一跃才能摘取的“桃子”。

“实干兴业,事在人为。”报告认为,今后五年是宁波艰苦拼搏、追赶跨越的五年,这注定了今后五年决不是轻轻松松、舒舒服服的五年,而是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加快干的五年。

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体现了城市硬实力与软实力的结合,也是全省“两富两美”战略的宁波实践。那港口名城和文明之都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对此,报告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国际港口名城——

宁波舟山港世界强港地位确立,创新发展动能强、城市极核功能强、高端要素配置能力强的港口名城;

港口经济圈与宁波都市圈互动融合发展,制造业创新中心、经贸合作交流中心、港航物流服务中心地位凸显的港口名城;

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大城市第一方队,发展水平比肩国际同类城市,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港口名城。

我们所要打造的东方文明之都——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高水平协同发展,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和谐共生,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交相辉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国外先进文明成果相互交融的文明之都;

经济发展品质、城市人文品质、公共服务品质、生态环境品质整体提升,人民群众共沐文明之光、共享文明成果的文明之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市民素质全面提升,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互促共进的文明之都。

总方略

大力实施“六化协同”战略

报告指出,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最关键的是要实施产业高新化、城市国际化、发展均衡化、建设品质化、生态绿色化、治理现代化的“六化协同”战略。这是宁波推进创新发展、协调发展、优质发展、跨越发展的总方略、总抓手。

产业高新化

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发展智能经济为主攻方向,坚持不懈打好转型升级组合拳,率先走出创新驱动、智能引领的转型新路子。推进创新大平台、创新大项目、创新大团队、创新大企业、创新大环境建设,打造国内一流的创新生态链。大力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使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倒逼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

城市国际化

坚持开放强市不动摇、发挥“一带一路”战略支点作用,推动更高水平的双向开放,真正使宁波成为亚太开放门户。推进海港、空港、陆港、信息港等多港联动,打造国际开放合作平台,创设一流的国际营商环境,提高城市发展与国际接轨程度,努力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城市。坚持硬实力与软实力一起抓,着力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文化国际影响力、环境国际吸引力。

发展均衡化

坚持把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作为统筹生产力布局的关键之招,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城乡区域均衡、公共服务均衡、人口发展均衡。因地制宜培育经济新的增长极,提升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形成更加协调合理的经济结构、城乡结构、社会结构。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建成文化强市。开展精准帮扶,实施消除集体经济薄弱村攻坚行动,确保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进程中一个不掉队。

建设品质化

着眼于优质发展的要求,大力提升城市发展品质,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加快推进信息化、网格化、精细化,打造现代时尚、独具特色的活力之城、魅力之城、智慧之城。大力提升市民生活品质,坚持人民至上、民生优先,织密织牢民生保障网,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使宁波成为学有优教、病有良医、劳有多得、住有安居、老有善养、闲有所乐的最具幸福感城市。

生态绿色化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绿色化,促进生产空间集约有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努力把宁波打造成为独具魅力的生态宜居、山海宜游、现代宜业之城。开展美丽都市、美丽县城、美丽集镇、美丽乡村创建,推动美丽宁波建设全域化,加快构筑城乡一体的绿色生态体系,使生态优美、环境友好成为宁波的金名片。

治理现代化

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宁波、平安宁波,着力推进地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依法治市与以德治市相结合,让厉行法治、崇德向善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构建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运行机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加快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使宁波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重要任务

十个“一流”描绘愿景

建设国际港口名城,打造东方文明之都,必须统筹谋划,聚焦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实现各领域各方面工作的大跨越大提升。因此,报告用十个“一流”指出了未来五年的重要任务,也描绘出了美好的愿景。

打造一流的创新型城市

关键词创新

报告指出,当今城市的竞争,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级梅山新区,将其打造成“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重要功能承载区、港口经济圈核心功能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门户、智能经济发展示范区和高端港航物流服务集聚区。加快建设人才新高地,支持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兵科院宁波分院等科研院所做大做强,建成浙江大学宁波“五位一体”校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新材料研究生院。推动宁波大学向“双一流”大学迈进,支持宁波诺丁汉大学办成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把宁波工程学院、浙江万里学院、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等建成应用型示范学校。

打造一流的现代产业体系

关键词转型升级

报告指出,产业是发展的支撑,要打好以“拆治归”为基本招法的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加快构筑以智能经济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抓住用好建设“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这一重大机遇,编制实施智能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办好中国机器人峰会、加快建设智能制造产业研究院、浙大机器人研究院。主攻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石墨烯、集成电路、工业物联网等八大细分行业,培育一批新的千亿级产业。推进“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提升农业精细度、农村美丽度、农民富裕度。

打造一流的开放强市

关键词港口经济圈

报告指出,港口是宁波最大的资源,开放是宁波最大的优势。要把港口资源和开放优势发挥到极致,使宁波成为国际交流合作的样板城市。增强港口经济圈辐射力,全力支持宁波舟山港创新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统筹推进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构筑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建成金甬铁路、三门湾大桥及接线工程、栎社国际机场三期和宁海、杭州湾通用航空机场,开工建设沪嘉甬高铁、甬舟铁路和都市圈城际铁路。加快推进杭州湾、三门湾、象山港保护与开发建设。扩大国际合作交流,办好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博览会,争创中国-中东欧国家投资贸易综合试验区。

打造一流的城市品质

关键词宁波都市圈

报告指出,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落实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完善甬台舟协同发展机制,主动接轨上海大都市圈,加强与其他都市圈的战略合作。推动“东集聚、南融合、西开发、北提质”,增强中心城区极核功能。推进余姚、慈溪和杭州湾新区“北翼”协同发展,打造都市区北部副中心。加快宁海、象山“南翼”统筹发展,打造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加快推进“三江六岸”品质大提升,谋划建设沿甬江、姚江、奉化江产业大走廊。

打造一流的制度环境

关键词深化改革

报告指出,改革率先一步,发展才能领先一步。要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勇于改革攻坚,狠抓改革落地,构建更具优势的体制机制,为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动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持续抓好企业减负工作,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加快“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加快形成“一站式服务、一门式办理、一次性办结”机制。

打造一流的城市软实力

关键词文化宁波

报告指出,文化是城市之魂。建设共同的精神家园,深入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等重大主题宣传。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实施“最美和声”工程。开展王阳明思想等传统文化的研究传承。以争创新一轮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构建精神文明建设新格局。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建设书香之城、音乐之城、影视之城。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壮大“文艺甬军”实力。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扩大雪窦山“中国五大佛教名山”影响力。拓展对外文化交流,办好索菲亚中国文化交流中心。

打造一流的幸福民生之城

关键词民生

报告指出,服务人民、造福人民是天职,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注真情实意,投入真金白银,拿出真招实策。精准施策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实施更积极的就业政策,拓宽居民经营性、财产性收入渠道,因地制宜发展美丽经济、民宿经济,促进农村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扩大住房保障覆盖面,让更多住房困难群体实现住有所居的愿望。新建一批普惠性幼儿园和中小学校,普及办好老年教育,推进医疗、医保、医药、医防、医养“五医联动”改革,鼓励支持社会办医,打造省医学中心。大力发展体育和全民健身事业,建成奥体中心,积极争取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

打造一流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关键词美丽宁波

报告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美丽宁波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让好山好水好风光遍布四明大地。筑牢以四明山绿色生态涵养区、沿海蓝色生态带、三江流域休闲生态走廊为骨架的生态安全屏障。全面完成剿灭劣V类水和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任务。建设一批湿地、公园和生态走廊,构建具有江南特色的城市绿化生态体系。

打造一流的社会治理体系

关键词平安宁波

报告指出,平安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坚持经济报表与平安报表一起抓,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确保城市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宁。构建更具效率的社会治理机制,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宁波。完善镇乡(街道)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探索“互联网+治理”“保险+治理”模式。强化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防范,扎实做好城市公共安全工作。

打造一流的法治城市关键词

法治宁波

报告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市有机统一,全面深化法治宁波建设,建设公平公正、安定有序的法治城市。发挥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主导作用,制定一批具有宁波特色的地方性法规。深化法治政府建设,打造“阳光政府”。

从严治党

努力建设廉洁宁波

报告指出,要实现奋斗目标,关键在党。要严格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敢管敢严、真管真严、长管长严,努力建设廉洁宁波。

进一步抓好思想政治建设,始终做到坚定忠诚可靠。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在思想上认同核心,在政治上维护核心,在行动上紧跟核心。

进一步抓好干部队伍建设,锻造“四铁”干部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选拔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按照“四个铁一般”的要求,锻造忠诚干事政治过硬、担当干事本领过硬、奋发干事实绩过硬、为民干事责任过硬、干净干事廉洁过硬的干部队伍。大力培养选拔“狮子型”干部。完善年轻干部、党外干部、女干部培养选拔机制。

进一步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打造坚强战斗堡垒。以“把好方向、建好班子、找好路子、树好样子”为要求,推动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实施基层“领头雁工程”,完善“第一书记”制度,推进基层党务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进一步抓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贯彻落实,提高管党治党水平。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执行没有例外。严格落实党内政治生活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完善党委工作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


Copyright © 2000 - 2024  GALAXY银河娱乐场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中国浙江省宁波市中山西路138号天宁大厦 邮编:315010 电话:+86-574-87287288

传真:+86-574-56168855 电子信箱:ningshing@ningshing.com